2025年燃气灶具行业发展前途预测: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区域化
产品介绍
-
福建用户提问:5G牌照发放,产业加快布局,通信设施企业的投资机会在哪里?
四川用户提问:行业集中度逐步的提升,云计算企业如何准确把握行业投资机会?
河南用户提问:节能环保资金缺乏,企业承担接受的能力有限,电力企业如何突破瓶颈?
燃气灶具行业指以天然气、液化石油气等为能源,通过燃烧技术实现烹饪功能的厨房设施制造领域,涵盖家用燃气灶、商用燃气灶及集成灶等品类,核心特征为高效加热、灵活火力调节及智能化集成。
燃气灶具行业指以天然气、液化石油气等为能源,通过燃烧技术实现烹饪功能的厨房设施制造领域,涵盖家用燃气灶、商用燃气灶及集成灶等品类,核心特征为高效加热、灵活火力调节及智能化集成。
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:2020-2025年,中国燃气灶具行业产能年均增长率预计为4.2%,主要受益于自动化生产线普及和能效标准提升(如《燃气器具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》政策推动)。头部企业通过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优化生产效率,如方太、老板电器等已实现模块化设计,降低生产成本。
原材料供应稳定性:上游不锈钢、铜合金等原材料价格波动对供给影响显著。2024年全球不锈钢价格同比上涨8%,但国内通过产业链垂直整合(如华帝布局自有原材料基地)缓解了成本压力。
城镇化与消费升级:2024年中国城镇化率已达67%,带动新增住宅需求,嵌入式燃气灶占比提升至35%(2024年数据)。同时,高能效、智能联动(如与抽油烟机联动)产品需求量开始上涨,高端商品市场增速达12%。
区域市场分化:华东、华南地区需求占全国总量的52%,主要由于高收入人群集中;华中地区受益于政策支持(如“中部崛起”计划),需求增速达7.5%,高于全国平均。
2025年预计行业总产量为4800万台,需求量为4650万台,短期内供给略过剩。但细分市场中,智能灶具(如语音控制、安全监测功能)仍存在缺口,2025年需求满足率仅78%。
出口市场成为新增长点:2024年燃气灶具出口量同比增长15%,东南亚、中东地区因基建扩张拉动需求。
核心材料:不锈钢(占比60%)、玻璃面板(25%)和电子元件(15%)构成主要成本。2024年国内不锈钢自给率达90%,但高端耐高温玻璃仍需进口(占比30%)。
关键零部件:燃烧器、阀门系统技术壁垒高,德国EBM、日本林内等外企占据高端市场70%份额;国产替代加速,如万和电气研发的“双高火”燃烧器已实现量产。
生产模式转型:OEM占比下降至40%,ODM/OBM模式崛起,头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5%-8%(如美的2024年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2%)。
能效升级:一级能效产品渗透率从2020年的35%提升至2024年的58%。
智能化:2025年智能灶具市场占比预计达25%,AI控温、物联网联动成为标配。
渠道变革:电商占比从2019年的28%升至2024年的45%,但线验店仍为核心(如苏宁“厨电场景化展厅”提升转化率30%)。
应用场景拓展:商用市场(如餐饮连锁)需求增速达10%,集成灶具在紧凑户型中渗透率突破20%。
技术密集型环节:燃烧系统研发、智能传感器企业(如科创板上市的“燃智科技”)具有高成长性。
区域市场下沉:三四线%,政策补贴(如“乡村振兴”燃气改造)催生蓝海市场。
政策风险:碳中和目标下,部分地区或限制传统燃气灶具,转向电厨电(如深圳2025年新建住宅全屋电气化试点)。
供应链韧性建设:与上游签订长期协议,布局海外原材料基地(如东南亚不锈钢厂)。
结论:燃气灶具行业在供需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驱动下,2025年将呈现“高端化、智能化、区域化”趋势。投资者需关注技术壁垒高的细分市场及政策导向,同时规避原材料与政策风险,以把握行业增长红利。
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来进行采集、整理、加工、分析、传递,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,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,把握投资机遇,提升公司竞争力。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《2025年版燃气灶具产业规划专项研究报告》。
3000+细分行业研究报告500+专家研究员决策智囊库1000000+行业数据洞察市场365+全球热点每日决策内参